CE:頸部與肩區域之動作優化再訓練
講師:Kinetic Control- COORDINATION EFFICIENCY TO OPTIMISE MOVEMENT RETRAINING FOR THE ...
Kinetic Control- COORDINATION EFFICIENCY TO OPTIMISE MOVEMENT RETRAINING FOR THE ...
臨床物理治療-上肢超音波病理應用 課程簡介 物理治療師需要使他們的評估過程更具準確性,並能使用評估結果來制定臨床決策,以在個案管理中實現最佳結果。此外,物理治療師也需及時更新臨床實務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根據患者的疾病或病情做出適當的物理治療決策和治療方案。本課程的目的是使治療師能夠將肌肉骨骼超音波與臨床實踐指引相結合,達到精準與實證物理治療相結合的目標。超音波影像是一種安全、準確、可靠的影像工具,物理治療師可以使用它來提高患者對物理治療服務的滿意度,並實現與醫生的可靠的基於影像的溝通。肌肉骨骼超音波最常用於評估軟組織損傷和檢測積液的存在。它也用於觀察軟骨和骨頭表面以及上方覆蓋的軟組織。本次上課部分會先分為肩部、肘部、腕部三個部分。將介紹超音波影像可以檢測到的肌肉骨骼系統病理變化,並示範相關的超音波技術。以肩關節為例,內容將包括肩袖肌撕裂(完全性/局部性)、鈣化性肌腱炎、肱二頭肌腱撕裂(完全性/局部性)、肱二頭肌損傷、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等。在肘關節及腕關節則包括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腕隧道症候群、腕部腱鞘炎等。並介紹肩部疾病、網球肘疾病、腕隧道症候群的臨床實務指引。本課程的目的是了解基本超音波病理與患者症狀之間的相關性,並幫助物理治療師設計介入程序或做出物理治療決策。 二、主辦單位:新竹縣物理治療師公會、新達文西物理治療所 三、時間:114年8月17日(星期日)早上8:30 - 下午5:30 四、地點:新達文西物理治療所(新竹縣竹東鎮竹中路19號) 五、課程表 時間 課程內容 講師 8:00-8:30 報到 08:30-10:00 肩部超音波影像病理 王興國 介紹肩關節常見超音波病理發現,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病變、半脫位或脫位、旋轉肌袖撕裂傷、盂唇撕裂傷、肩峰鎖骨關節炎、滑囊炎等等。內容並包括都卜勒超音波在以上肩部常見損傷之應用,以及針對以上肩部疾患之臨床指引。 10:00-10:20 休息 10:20-12:00 超音波影像之操作與練習 王興國 逐一示範中常見的肩部超音波檢查、內容包括前肩、外側肩與後側肩等三個部位,其中前肩部分將包含; 肱二頭肌肉與肌腱、肩胛下肌腱、肩胛上肌肉與肌腱、腋窩囊厚度、胸大肌肉與肌腱、肩鎖關節、喙突肩峰韌帶與肩旋轉袖間隔等。 12:30-13:30 午餐休息 13:30-15:10 超音波影像於肩部之操作示範 王興國 介紹肘與腕部常見超音波病理發現,如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肌腱退化性病變—如De Quervain 症候群、遠端交叉症候群、腱鞘炎、發炎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RA]、晶體相關性關節炎)、Guyon 通道。內容並包括都卜勒超音波在以上肘與腕部常見損傷之應用,以及針對以上腕與肘部疾患之臨床指引。 15:10-15:30 休息 15:30-17:10 超音波影像於肘與手部之操作練習 王興國 逐一示範中常見的肘與腕部超音波檢查。本次上課內容包括評估肱二頭肌遠端肌腱、肘部神經與血管、外側和內側上髁周圍肌肉、肌腱與韌帶(如尺側副韌帶),和三頭肌遠端肌腱的成像。而腕部部分則包含腕隧道、腕部周圍肌腱以及神經等等。 17:10-17:20 Q & ...